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知识 > 正文

自然资源部通报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8-09-17 09:58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通报显示,近年来,城市区域集约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增幅保持较低水平,城乡用地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增长的用地消耗不断下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初步扭转。

为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切实提高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原国土资源部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现已形成包括2015年度区域初始评价、2016年度区域更新评价、2017年度区域更新评价在内的3轮评价成果,评价范围覆盖了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0余个城市。

通报称,总体来看,2014~2016年度,参评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从6.85%上升至7.02%,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从4665人/平方公里下降到4613人/平方公里,地均GDP由201.1万元/公顷提高到 222.2万元/公顷,地均固定资源投资由125万元/公顷增长至152.3万元/公顷,单位GDP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从11.1公顷/亿元下降到9.07公顷/亿元,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由1.2公顷/亿元减少到0.8公顷/亿元,集约用地水平逐年提高。

通报分析,近年来城市区域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增幅保持较低水平,城乡用地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增长的用地消耗不断下降;不同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分化较为显著。

与此同时,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初步扭转。评价采用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即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率的比值)来衡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差异。评价发现,2015年度弹性系数为1.2,系2010年以来人口城镇化首次快于土地城镇化,2016年度这一趋势继续延续,弹性系数进一步提升到1.3。这一数据表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得到初步扭转,但不同区域仍存在较大差异。2016年度与2015年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呈现上升趋势,中部地区略降。

就下一步工作重点,通报指出,各地要坚决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总体要求,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以评价工作为基础,全面持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二是实施差别化政策引导,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地和谐发展。三是探索建立城市节地评价动态更新长效工作机制,做好宣传引导,扩大社会影响。四是积极探索节地评价成果共享应用和政策转化,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解下达、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相关工作中明确评价成果应用要求,切实发挥评价成果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